或许有人会问:真的会有香港人在大湾区工作吗?
真的有!
先来和小邦来看一组数据:在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里,居住内地的香港居民逾37万人,占香港人口总数的5%。

再者就是我们近两年看的内地各大综艺,都随处可见港星的踪影,比如《披荆斩棘》里大出风头的张智霖、陈小春等大湾区的哥哥们,以及《乘风破浪》的阿娇阿Sa等姐姐们。
曾经的天王天后们,都纷纷北上地发展事业,不是参加综艺,就是拍戏、做直播带货,甚至不少港星家庭已经定居内地,孩子顺利入读上海国际学校。
现如今,不止是港星们选择北上发展,普通的中产家庭为了子女教育等等的福利,在拥有香港身份后也选择北上发展,并且遍布在大湾区以及北上杭等城市。
毕竟香港身份在内地,既能享受香港身份带来的子女教育的政策红利,让孩子低分上内地985、211,自己在内地也能享有诸多工作福利,何乐而不为呢?
今天,小邦给大家理理香港身份在内地工作有哪些重磅福利!

01、香港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福利
针对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珠三角九个城市均出台了专项政策规定;
在粤港澳大湾区自主创业的香港青年,按规定享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场地支持等扶持政策。
◆根据广东省和深圳市相关规定:
拥有香港身份,在深圳创业最高可获得40万元补贴;此外,在创业贴息贷款方面,符合港澳居民贷款对象及条件的合伙人每人最高60万元、货款总额最高300万(企业可以同时5个股东办理)。
不仅如此,还有包括场地租金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在内的其他扶持政策。
另外对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后失业的香港青年,允许其参照内地劳动者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

02、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
对于其在珠三角九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计算的税额部分,政府将进行财政补贴。
换句话说,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可以与香港一样,享受15%的税收优惠政策。
年薪100万的香港人在内地工作,每年可以享受约9.5万的个税补贴。

03、香港居民在内地买房“低”要求
众所周知,如果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居住,需要有当地户籍或身份才能享当地福利。
举个栗子,北京由于限购政策,非京籍家庭需要有连续5年以上社保或个税才能限购一套。
就有内地市民咨询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称自己在北京读书,户口迁入了北京高校集体户口能否在北京买房。
很可惜,这种情况是无法购房的。

图源: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不过,香港居民在北京购房的要求就没有这么高了,想必香港艺人陈伟霆也是通过以下这个方式在北京购买房屋的。
只要年满18岁,在北京名下没有房产,且是出于居住要求,并非投资,以及有北京满1年的工作证明,就可以购买70年产权的房屋。

图源:网络
此外,《16条惠港措施》更开放香港居民在大湾区购房的限制。
香港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购房,获豁免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及社保条件。
04、内地居住证享:3项权利、6项基本公共服务、9项便利
同时,香港居民在内地只要居住半年以上,就可以申请「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持证人可在内地的居住地依法享有三项权利、六项基本公共服务及九项便利,享受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方面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
◆ 3项权利
劳动就业
参加社会保险
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
◆ 6项基本公共服务
义务教育
基本公共就业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
国家及居住地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
◆ 9项便利
乘坐国内航班、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
住宿旅馆
办理银行、保险、证券和期货等金融业务
与内地(大陆)居民同等待遇购物、购买公园及各类文体场馆门票、进行文化娱乐商旅等消费活动
在居住地办理机动车登记
在居住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在居住地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申请授予职业资格
在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登记
国家及居住地规定的其他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持香港居民身份证回内地工作需要注意的续签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通过专才和高才计划办理香港身份需要在香港有雇主
而优才计划中,入境处并无强制要求优才获批后必须在港居住多长时间,因此拿到香港优才身份之后,大家依然可以在内地工作生活。
入境处在审核续签申请时,主要看一点:申请人是否通常居住于香港。
而关于通常居住,入境处是有明确说明的:任何人如果是合法、自愿和以定居为目的而在香港居住(例如读书、工作或居留等),不论时间长短,他/她会被视为通常居住于香港。如果他/她只是暂时不在香港,仍会被视为是通常居住在香港。
一般情况下,入境处会综合以下几方面因素来考虑判断申请人是否通常居住于香港:
◆申请人在香港是否有惯常住所(可以是租的也可以是买的)
◆申请人是否受雇于香港本地公司(注:受雇于香港本地公司≠你要在香港本地工作)
◆申请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所在地
◆申请人不在香港的次数、期间及原因
官方说法是【满足通常性居住,保持与香港的联系】联系这个词很微妙。

既有强联系:就业、求学、生活,也有弱联系:出境、入境、旅游、购物,我们选择组合方式去续,不要只做一种。
因此,大家不用担心自己在内地工作生活就没办法续签了。
只要你提前做好规划,保持自己与香港的“互动”,续签没你想象得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