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引人注目的诺贝尔奖颁奖季,自10月4日起“次第花开”,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文学奖已各自“名花有主”。而且据最新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8日下午5点00分,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也揭晓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引人注目的诺贝尔奖颁奖季,自10月4日起“次第花开”,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文学奖已各自“名花有主”。而且据最新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8日下午5点00分,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也揭晓了。

2021 年诺贝尔和平奖由“Maria Ressa及Dmitry Muratov”获得,以表彰他们为捍卫言论自由所做的努力,这是民主与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Ressa 女士和 Muratov 先生因在菲律宾和俄罗斯为言论自由而进行的勇敢斗争而获得和平奖。同时,他们是在民主和新闻自由面临日益不利条件的世界中为这一理想挺身而出的所有记者的代表。

截至目前,还有经济学奖的结果仍待揭晓。
2021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32.65万元)。从名义数值上看,2021年奖金额度与1901年诺奖第一届的奖金额度(150782瑞典克朗)相比,已经高出66.32倍。
这不经让人好奇,120年时间已过去,诺贝尔奖为什么越发越多也还没发完?到底还剩多少?诺贝尔到底留下了多少钱?

花了120年,还剩多少钱?
1895年11月27日,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以下简称诺贝尔)留下遗嘱,声明将全部财产兑换成现金,并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划分为五份,分别奖励给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以及和平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注:经济学奖是1968年瑞典银行增设的)
诺贝尔留下的遗产一共有3323万瑞典克朗,其中3100万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

诺贝尔基金会将基金分作两部分,大的部分用作“奖金基金”(约2800万克朗);剩下的部分,用来设立“建筑物基金”和“组织基金”,分别用来支付行政大楼和每年举行授奖仪式使用的大厅租金,以及五个诺贝尔学会的组织费用。
以2018年为例,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数据,诺贝尔奖金和运营费用的当年总开销为8960万瑞典克朗(6500万人民币)。

其中,当年的奖金总计3600万瑞朗,诺奖委员会的报酬2740万瑞朗,诺贝尔颁奖周的活动费用1420万瑞朗,以及年度管理费用1200万瑞朗。
颁奖加上运营费用,资产消耗了一百多年,2020年底诺贝尔基金会居然还有市值51.76亿瑞典克朗的投资资本,相比成立时资产增值了100多倍。
一度临近破产
事实上诺贝尔基金差点一度被花完。
1901年第一届的单项奖金是15万克朗,折合成今天的货币相当于872.25万瑞典克朗。然而,这笔钱可谓“出道即巅峰”,从第二年开始,诺奖逐年缩水。在此后的90年里,诺贝尔奖的金额都远低于这个数目。
在1901年以后的大部分年份,诺奖金额都只有第一年的30%到40%。
1923年的11.5万克朗是诺奖奖金的历史最低点(仅是数值上的),按价值类比约等于2020年的324万瑞典克朗。
一直到1955年,诺贝尔奖金最高也没有超过20万瑞典克朗。但在1955年之后,诺贝尔奖金呈逐年递增的状态,直至如今的1000万瑞典克朗是历年来的极高值。

而诺贝尔奖金的不断变化,是其整个奖金基金的发展缩影。
基金会成立初期,投资策略相当保守,为避免任何风险,将该笔资金完全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公债上。而银行存款和公债投资收益相当有限,导致产生的利息都跑不赢通胀。诺贝尔基金会除了每年发放奖金,还要维持运作的开销,经营状况很不理想,再加上战争、政府加税等因素,基金会的钱越来越少。
在1951年,瑞典政府开始在全国征收税款,诺贝尔基金就要拿出一大笔钱上交给国家,因此基金会在什么都没有做的情况下,钱就慢慢流失,这加速了基金会资金的消耗。1953年基金会的资产只有300多万美元,再考虑上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等因素,此时的300万美元相对于设立之初失去了60%,基金会几乎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然而,转折点也是1953年。
1953年开始,当年有免除税等利好,同时由于诺贝尔基金会面临破产的危险,瑞典政府开始施以援手,并允许基金会独立进行投资那些虽然有风险但是收益高的项目。例如:房产、股票等资产。诺贝尔基金的投资风格由保守转为积极。
有了政府做靠山,此后,诺贝尔基金会投资收益开始逐渐好转。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又捐出大量资金给基金会作本金,进一步促进了诺贝尔基金会的发展。

诺贝尔的奖金终于在1991年出现扭转。当年,诺贝尔奖金额达到600万瑞典克朗,约合今天的883万瑞典克朗,在时隔近90年后,第一次恢复到与第一笔奖金实际价值基本持平的金额。
此后,诺贝尔奖奖金日渐丰厚,早在2001年便已达到1000万瑞典克朗,2012-2019年虽有减少,但到了2020年,又提升到1000万瑞典克朗,今年也维持在1000万瑞典克朗。

2020年,诺贝尔奖基金的总投资资本的市场价值已经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51.76亿瑞典克朗(约合38亿人民币),相较于1901年的3100万瑞典克朗的名义价值而言,实现了167倍增长;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在内,相较于1901年的3100万瑞典克朗的实际价值而言,实现了282%的增长。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具体做到的?
资产配置组合
根据诺贝尔奖网站上披露的2020年投资回顾报告,在财务管理组织与战略的板块,基金会是这样说的:
诺贝尔基金会投资活动的目标是实现足够高的回报,以维持诺贝尔奖的财务基础,并保证奖项委员会在奖项选择方面的工作的独立性。基金会的资产管理必须考虑到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基金会应在保持良好平衡的整体风险的同时,实现在每年获得总通货膨胀调整后的至少3.0%的回报,这便有可能涵盖其未来的费用。(我们认为3.0%的数值可能是不固定的,基金会应该是会根据当年的通货膨胀率做出具体的数值目标。)
为此,诺贝尔基金会还进一步规定了各类资产的具体分布要求:

那么,根据2020年投资回顾报告,在2020年,诺贝尔基金的资产配置组合为:


诺贝尔基金的资产配置组合
基金会的资产大头是股票(图中红色是外国股票,墨蓝色是本国股票),其次是对冲基金(黄色部分),这俩都和经济环境强相关。最后是房产(浅蓝色部分),以及固定收益产品(紫色和绿色部分),比例已经非常小了。
不得不说,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策略确实是比较积极,当然,其相对应的收益也较为不错。2020年的投资资本回报率为+8.5%,而其2019年的投资资本回报率为+16.6%。不过按照2021年全球继续保持大放水的背景下,全球股市走势较好,预计诺贝尔奖的投资资本会再创新高。

诺贝尔基金的股标类投资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股票市场上,包括瑞典股票市场,其他欧洲股票市场、美国股票市场、新兴国家股票市场等。

诺贝尔基金的固收资产类别分布
诺贝尔基金的固收类资产也是多元化分布,包括现金、外国公司信贷、非上市公司债券基金、瑞典固定收益。
总而言之,了解了这么多,诺贝尔奖基金能长久的维持下去,并且奖金越来越多,离不开其积极的投资策略以及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组合,这或许能给投资者带来一些投资决策上的启示。
撰稿 | 天在水
编审 | Ley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