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全球表现
上周(2021.10.18-2021.10.22),全球重要指数涨跌不一,香港市场领涨。

美股方面
受宏观经济数据走强及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有望通过的影响,三大指数整体震荡走强。上周,道指涨1.08%,标普500指数涨1.64%,纳指涨1.29%。行业上,除能源(跌1.1%)和电信服务(跌0.8%)外均上涨,房地产(涨3.1%)、公用事业(涨2.3%)和医疗保健(涨2.2%)领涨。本周重点关注FAAMG等科技巨头的财报,房价指数、及原油库存数据,对市场波动或带来影响。
港股方面
上周在外围市场走强及权重股集体回升的影响下,主要股指按周明显反弹,恒生指数周涨3.14%,恒生科技指数周涨6.89%,互联网科技持续回暖。行业上,除恒生能源业(跌2.3%)外均上涨,其中恒生资讯科技业(涨4.8%)、非必需性消费业(涨4.2%)和地产建筑业(涨4.1%)领涨。
上周港股通资金净流入33.8亿元人民币,从前十大活跃成交个股的数据来看,南向资金主要流入餐饮旅游、汽车、计算机,流出银行、电子元器件、有色金属。
南向资金周度净买入前十大个股为美团-W、快手-W、吉利汽车、中国移动、小米集团-W、李宁、安踏体育、香港交易所、中国人寿、华润电力;净卖出前十大个股为建设银行、比亚迪电子、中芯国际、赣锋锂业、中国电信、腾讯控股、药明生物、JS环球生活、希望教育、中国海洋石油。
A股方面
上周,因外围市场走好刺激资金有所回流,上证指数涨0.29%,深成指涨0.53%,创业板涨0.26%。行业上,基础化工(涨3.5%)、家电(涨3.4%)和非银行金融(涨2.6%)领涨,煤炭(跌3.7%)、通信(跌2.1%)和消费者服务(跌2.0%)领跌。
上周陆股通净流入233.0亿元人民币,为连续第六周净买入,其中周四、周五两日净买入额均超百亿元,单日净买入额分别位列年内的第八位和第六位。北向资金上周主要流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基础化工,流出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房地产。
上周,北向资金净买入前十大个股为宁德时代、万华化学、招商银行、比亚迪、美的集团、五粮液、北方稀土、长江电力、欣旺达、海天味业。净卖出前十大个股为中远海控、万科A、平安银行、东方财富、包钢股份、恩捷股份、牧原股份、三一重工、金凤科技、贵州茅台。
亚太方面,上周韩国综合指数收报3006.16点,周跌0.3%;日经225指数收报18804.85点,周跌0.91%;澳洲标普200指数收报7415.50点,周涨0.72%;报13093.24点,周涨0.62%。欧洲方面,上周,欧洲市场三大股指涨跌不一,德国DAX指数周跌0.28%,法国CAC40指数周涨0.09%,英国富时100指数周跌0.41%。
全球资产市场表现
跨资产:股票>黄金>农产品>原油>债券>工业金属;全球股票市场:上周全球重要股市中,中国香港(恒生指数)、美国(标普500指数)和澳大利亚股市领涨,巴西、波兰、南非股市领跌;大宗商品:黄金涨1.42%,农产品涨1.24%,布伦特原油价格涨0.79%,工业金属指数跌6.45%;汇率:上周美元指数下跌0.31%;市场风格:上周全球成长型指数上涨1.4%,全球价值型指数上涨1.3%。
市场观点概述
美股市场
10 月 23 日,鲍威尔在国际清算银行与南非央行联合赞助的视频会议中指出,预计美联储正处于实施 taper 的轨道上,预计 2022 年年中将完成这一过程。同时,鲍威尔强调,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短缺,以及由此推高的通胀和工资压力都可能会持续到明年。美联储将密切关注美国家庭和企业预计通胀压力将持续下去的迹象,如果美联储看到通胀预期持续走高的严重风险,将动用工具来降低通胀。
美联储目前尚未开始正式宣布缩减购债,且缩减购债也只是逐步放缓宽松力度,即便加息预计也要等到约明年年中Taper完全结束之后。在海外集体转向货币紧缩的背景之下,美元指数承压。但是随着美国当前通胀水平逐渐升高,美联储以及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已经意识到通胀持续时间和水平都将超过原有预期。在近期鲍威尔讲话中提及加息一词之后,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更加增强,预计明年年中之前预计累计加息次数在本周内从 0.5 骤升至 0.7。
由于市场对美联储Taper计划也有充分预期,所以短期内市场反应没有出现剧烈波动,但在加息预期下,美债利率上行大趋势可能不会改变,美债利率上升可能加大股票资产的调整风险。但由于中美经济周期存在明显错位,我们认为中国资产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另外,近期需要关注的是,占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近一半的公司将在本周公布财报。尽管在本财报季中已经公布财报的公司中,有近84%的公司表现出色,但投资者仍对本周即将发布的大量财报感到焦虑,其中将包括一些美国最大的科技公司。
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包括苹果 (NASDAQ:AAPL)、微软公司 (NASDAQ:MSFT)、亚马逊(NASDAQ:AMZN)、Facebook(NASDAQ:FB)和Alphabet Inc DRC (NLB:GOOG),它们被统称为FAAMGS,是近年来推动牛市的重要力量。
港股市场
港股互联网短期上行空间或有限。港股上周的行业表现最为强势的就是互联网为代表的资讯科技业,作为港股所有行 业中最受关注的行业,且相较 A 股而言最具有稀缺性的行业,互联网板块的前景是全市场关注的焦点。回顾这一轮互联网板块的上涨行情,是在前期持续下行半年后,在监管动作缓和的背景下迎来的。
但是,我们并不将这一轮行情视为互联网板块 的“王者归来”或者反转,而是一轮超跌反弹行情。这可以从互联网龙头的本轮表现看出——前期下跌幅度越大的互联网龙头标的,在本轮反弹中的上涨幅度也越大。考虑到后续还是有可能迎来互联网细分垂类以及金融牌照领域的监管举措,加上本轮互联网反弹已基本修复前期恐慌情绪带来的冲击,所以港股互联网短期上行的空间可能相对有限,后续可能迎来新一轮 的筑底阶段,为 2022 年上半年可能到来的上涨行情构建更坚实的基础。
虽然港股上周迎来整体上涨行情,但在全球通胀肆虐、美债 利率上行的大背景下难有持续走牛的基础,后续大概率将转向“结构牛”。我们建议关注在经济增速回落、通胀高企制约货 币政策的背景下仍有向上空间的悦己型消费品类。这与经济学中所说的“口红效应”有较多的重叠,是经济景气度不高的背 景下值得重点关注的细分消费领域。
A股市场
近期市场成交额不断下降,交易活跃度明显回落,市场进入震荡调整期。往后看,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通胀维持高位的“类滞胀”背景下,市场缺乏整体向上的动力,机会仍在结构方面。随着三季报的陆续披露,市场将围绕个股业绩加剧分化,短期建议关注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的板块和个股。中长期看,反映经济结构转型的高端制造业与碳中和相关产业仍是主要方向。
近期政策层面边际变化继续趋向积极,如针对大宗商品涨价问题,打击煤炭期货炒作和推动优质煤炭产能释放等保供顺价的应对政策升级,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回调,我们预计未来面临的上游价格压力可能会继续缓解。
上游价格调整有利于中下游板块;中期来看,偏成长的风格中期可能仍是重要的方向,前期预期较为悲观且跌幅较大的消费可能在逐步进入调整尾声,建议自下而上择股逐步布局。
另外,我们仍然建议整体配置风格上,维持优质成长+估值回调进入合理区间的消费赛道老白马均衡组合。但要注意偏短期高景气成长风格行业的回调波动,宜耐心并逢低吸纳,中长期仍然具备受益政策红利优势;消费成长赛道可能在逐步进入调整尾声,先前传统价值蓝筹在经历过估值回调后,显然已具备吸引力,可以逢低布局。